老僧年八十五诵经度僧今五十八年一室悠然日

事随过眼尘常清,愁不关心梦更清。
八十五年香火社,残经七卷席平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85岁老僧的清净生活,通过简单朴实的语言传递出超脱世俗的禅意。

前两句"事随过眼尘常清,愁不关心梦更清"用生活化的比喻说:老僧看待世间事就像看云烟飘过,心里不留尘埃;忧愁从不放在心上,所以连做梦都特别安宁。就像我们手机里不存垃圾文件,系统运行就会很流畅。

后两句"八十五年香火社,残经七卷席平一"用具体数字勾勒出老僧的人生:85年的人生就像一座小庙,陪伴他的只有七卷翻旧的经书和一张平整的草席。这让我们联想到现代人房间里最简单的配置——一张床,几本书,却过得充实。

全诗妙在把深刻的修行境界,用"过眼云烟"、"睡得好"、"旧经书"这些日常事物来表达。就像用"手机内存清理"来比喻心灵净化,让玄妙的禅意变得触手可及。老僧的生活看似单调,却因内心清净而充满满足感,这种简单中的丰盈,正是现代人忙碌生活中缺失的智慧。

王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