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承恩侍讲参政四川

鸟道巇岖万里赊,从臣分省向三巴。
中朝声望云山重,内史文章锦水华。
烂熳新恩苍玉节,依然旧署紫薇花。
只应未忘论思地,翘首金銮北斗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送别一位叫王承恩的官员去四川任职时写的。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路途艰辛与责任重大
开篇用"鸟道巇岖"形容四川山路像鸟飞的小道一样险峻,说朋友要跨越万里去"三巴"(古代四川的代称)。但接着夸赞朋友作为皇帝近臣(中朝声望),他的文章才华像锦江流水一样出众,暗示他完全能胜任新职位。

2. 身份转变的荣耀
"苍玉节"是高级官员的凭证,"紫薇花"代指中书省(中央机构),说朋友虽然要去地方当官(参政),但仍然保留着中央机关的职务头衔。这种双重身份显得格外荣耀。

3. 依依惜别之情
最后两句最动人:诗人想象朋友到四川后,肯定还会想起曾经在皇宫(金銮殿)一起讨论国事的日子,此刻送别时,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抬头望向北斗星方向的皇宫,流露出对共事时光的怀念。

全诗妙在:
- 用"云山重"对应"锦水华",既写四川山水,又暗喻朋友德才
- "烂熳新恩"与"依然旧署"形成新旧身份的巧妙对照
- 结尾的"翘首"动作,把说不出的离别情都寄托在星空遥望中

这种送别诗没有直白的伤感,而是通过官职变迁、路途风景的描写,含蓄表达对朋友能力的高度认可和深厚情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