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五首 其五 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长镵白木柄,斸破一庭塞。
三枝两枝生绿,位置小窗前。
要使花颜四面,和着草心千朵,向我十分妍。
何必兰与菊,生意总欣然。
晓来风,夜来雨,晚来烟。
是他酿就春色,又断送流年。
便欲诛茅江上,只恐空林衰草,憔悴不堪怜。
歌罢且更酌,与子绕花间。
三枝两枝生绿,位置小窗前。
要使花颜四面,和着草心千朵,向我十分妍。
何必兰与菊,生意总欣然。
晓来风,夜来雨,晚来烟。
是他酿就春色,又断送流年。
便欲诛茅江上,只恐空林衰草,憔悴不堪怜。
歌罢且更酌,与子绕花间。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庭院里的生机画面,同时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上阕写春日劳作与自然生机:
1. 开头用白木柄的长铲破土种花,动作干脆利落,充满生活气息。
2. 窗前新绿初绽,虽只有三两枝,却刻意布置得恰到好处。词人想要鲜花环绕、绿草相伴的热闹春景,认为不必非要名贵的兰菊,普通花草的生机同样令人欣喜。
下阕转入对时光的思考:
1. 春风、夜雨、晨烟这些自然元素既孕育了春色,又在不知不觉中消耗着时光。这种矛盾让人产生隐居江边的念头,但又担心看到秋冬萧条景象。
2. 最终词人选择活在当下:与友人饮酒高歌,漫步花间。这种"及时行乐"并非消极,而是对易逝春光的一种珍重。
全词亮点在于:
- 用种花这样日常小事,展现对生活的热爱
- 对普通花草的欣赏,体现朴素自然的美学观
- 将春光的明媚与易逝并置,形成动人张力
- 结尾的洒脱态度,传递出豁达的人生智慧
语言通俗如话,就像邻家老翁一边修剪花枝,一边和你聊着对生活的感悟,亲切自然又耐人寻味。
张惠言
张惠言(1761~1802)清代词人、散文家。原名一鸣,字皋文,一作皋闻,号茗柯,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