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庆祝朋友刘郎(刘安孺)八十岁生日而写的,充满了对老友晚年生活的赞美和祝福。
首联"桂起安居濯了缨,结茅凭几坐忘情"描绘了刘郎的闲适生活:住在桂树下的小屋里,过着清静自在的日子,洗洗帽带(象征远离尘世),坐在茅屋中靠着茶几,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颔联"行年及老渐仁德,终日为欢尽孝诚"称赞刘郎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仁慈有德行,每天都过得快乐又孝顺(可能指对长辈或延续家族传统)。
颈联"垂白退休承世范,纡朱列侍愧朝荣"说刘郎白发苍苍退休后仍保持着为人楷模的风范,虽然曾经身居高位("纡朱"指穿红色官服),但对比现在的闲适生活,反而觉得当年的荣华富贵不值一提。
尾联"近来捉得文章婿,陡觉吾门喜气生"最有趣,说刘郎最近招了个会写文章的女婿,让整个家族都喜气洋洋。这里的"捉"字用得很俏皮,像是逮着了个好女婿。
全诗通过描写刘郎的日常生活、品德修养和家庭喜事,展现了一个德高望重、生活幸福的老人形象。语言朴实自然,既有对老友的真诚祝福,又带着亲切的幽默感,让人感受到真挚的友情和温暖的晚年生活。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