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晦日家太守梧招同族子莹族孙维德小集梅花下用少陵示从孙济韵见投率酬一篇即用来韵

东风被郊原,寒久气已温。
泠泠疏梅花,宛宛成一村。
窥檐两三株,树古皆蟠根。
吾家太守贤,花下罗盘飧。
招邀数宗盟,情话逮日昏。
宗支虽已疏,谊则视弟昆。
同登三榜中,敢云齿末孙。
吾家歙之西,里有通德门。
峨峨忠宣公,品望自昔尊。
平章及签枢,画象今尚存。
所愿子姓贤,遑计泰与屯。
我顷荷戈来,纵谈及昆仑。
冰天雪窖中,毡酪亦杂吞。
得预合族筵,讵非大造恩。
兴到酒反疏,频频覆空樽(时久已节饮)。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家族在梅花树下温馨聚会的场景,充满了亲情与怀旧之情。

开头描写早春景象:东风吹拂田野,虽然寒意犹存但已开始转暖。几株疏落的梅花静静绽放,与古朴的村庄相映成趣。这里用"泠泠"形容梅花的清雅,"宛宛"则勾勒出村庄的柔美轮廓。

接着写聚会场景:一位德高望重的家族长辈(太守)在梅花树下设宴,邀请同宗亲友畅谈至黄昏。虽然血缘关系已有些疏远,但情谊依然深厚如兄弟。诗中特别提到家族中曾出过忠宣公等显赫人物,画像至今犹存,流露出对家族荣耀的自豪。

后半段转入个人感慨:诗人回忆自己曾经远赴边疆("荷戈来"指从军),在冰天雪地中艰苦生活的经历。如今能参加这样的家族聚会,倍感珍惜。最后写自己虽然已经戒酒多时,但在这样的欢聚时刻,还是忍不住频频举杯。

全诗通过家族聚会这个生活片段,展现了中国人重视家族纽带、追念先祖的传统情怀。梅花作为高洁的象征贯穿全诗,既点明时节,又暗喻家族品格。诗人将个人经历与家族历史交织叙述,使这场寻常家宴充满了历史厚重感。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