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上吴子德舆次东坡狱中寄子由韵作丁丑纪闻诗六首盖悲余之逮系而喜其狱之渐解也感而和之亦如其前后之次 其二
酷日酸风并惨悽,路长人极马头低。
孤身岂合投豺虎,三物何当诅犬鸡。
婉娈更无临市妾,颠狂犹有送行妻。
苍茫汶泗交流地,薄暮祗疑湘沅西。
孤身岂合投豺虎,三物何当诅犬鸡。
婉娈更无临市妾,颠狂犹有送行妻。
苍茫汶泗交流地,薄暮祗疑湘沅西。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被关押时的痛苦经历和复杂心情,用生动的画面和对比手法传递情感。
前两句用"酷日酸风"描写恶劣环境,烈日和刺骨寒风同时折磨人,加上漫漫长路让马都累得抬不起头,烘托出身心俱疲的状态。三四句用"豺虎""犬鸡"比喻险恶的处境,说自己孤身一人本不该落入虎狼之地,现在却要像古人诅咒鸡狗那样发泄愤懑。
五六句通过家庭角色的缺失与存在形成对比:没有娇媚的小妾来探望(说明处境凄凉),但还有痴情的妻子冒险送行(体现患难真情)。最后两句写景抒情,站在汶水泗水交汇处,暮色中恍惚以为自己到了屈原流放的湘江沅水边,暗示自己和屈原一样含冤受屈。
全诗通过环境烘托、动物比喻、家庭角色对比和地理联想,层层递进地表现了冤狱中的肉体痛苦、精神孤独以及对亲情的珍视,最后用历史典故暗示自己的冤屈,情感深沉而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