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阑二首(为六弟做) 其二

岁寒无褐待春远,一片清愁欲绕山。
堪笑大音过马耳,谁怜孤坐视刀环。
落霞漠漠天如醉,败笔萧萧水自闲。
四海风尘知息否,侯生寂寞老江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岁末寒冬时节的孤寂与忧愁,同时暗含对世事的感慨。

开头两句写天寒地冻,衣衫单薄,春天还很遥远,心中的愁绪像山一样沉重。诗人用“无褐”(没有厚衣服)和“春远”表达生活的困苦和希望的渺茫。

三四句自嘲地说,自己的心声(“大音”)没人听得进去(“过马耳”),只能孤独地坐着,看着手中的刀环(可能象征无奈或壮志未酬)。这里既有对世态炎凉的讽刺,也有对自己处境的无奈。

五六句写景:落霞黯淡,天空像喝醉了一样昏沉;枯笔(或指衰败的草木)萧瑟,水流却悠然自得。这两句用自然景象烘托内心的苍凉,同时以“水自闲”反衬人的愁苦。

最后两句感慨:天下纷乱,不知何时能平息?而自己像侯生(典故:战国时隐士侯嬴,晚年寂寞)一样,在江边孤独终老。这里既有对时局的忧虑,也流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凉。

全诗以寒冬为背景,融合个人困顿与家国忧思,语言简练却情感深沉,读来令人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