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描绘旱后喜雨的情景,可以说是农民对于珍贵雨水的喜悦之情。下面我逐句为你分析:
1. “检校西畴首忍回”:
这句描述的是农民们去检查田地的情景。“西畴”指的是田地的西边。“检校”就是检查,“首”是开始,“忍回”可能是形容心情从焦虑到稍微放松的转变。整体来说,这句描绘了农民在久旱之后终于看到下雨的希望,心情有所好转。
2. “雨佳小恨较迟来”:
这句透露出一些对雨水的情感。“雨佳”说明雨水是好的,是农民们期待已久的。“小恨”表示有些许遗憾,“较迟来”说明雨水虽然来了,但是来得稍微晚了些。这里农民表达了对雨水到来的喜悦,同时也透露出一些因为等待时间太长而产生的遗憾。
3. “抄云淅玉何曾梦”:
这句有点诗意地描述了雨景。“抄云”可能是形容云彩翻卷的样子,“淅玉”则形容雨滴如珍珠般落下。而“何曾梦”则表示这样的美景(雨景)是超乎想象的,或许以前从未梦到过。这里表达的是对于雨水的美丽和神奇的赞叹。
4. “只拟禾孙作粥材”:
最后一句回到了现实,描述了雨后的收获。“拟”是打算、计划,“禾孙”是庄稼的幼苗,“作粥材”说明这些庄稼将被用来制作食物。这句诗表达的是农民期待雨水滋润土地,让庄稼生长得好,最终能有好的收成。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对于干旱后终于下雨的喜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雨水带来的美好景象的赞叹和对未来收获的期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