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中绿树成荫的初夏景象,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感受,传递出诗人对自然与城市生活交融的独特体验。
首联"长安原是惯风尘,无奈风尘送尽春"道出长安作为繁华都市的常态——尘土飞扬、喧嚣忙碌。但这样的环境却不知不觉送走了春天,流露出诗人对春光易逝的淡淡惋惜。
中间两联是全诗精华。"一夜碧云催密雨,满城绿树接芳邻"用电影镜头般的语言,展现雨后长安焕然一新的景象:碧空如洗,绿树成排,仿佛整座城市都成了诗人的芳邻。"开窗活翠能惊目,埽径新阴欲罩人"进一步用夸张手法描写绿意之浓烈——推窗见到的鲜绿耀眼夺目,清扫小径时新生的树荫几乎要把人笼罩。这里的"活翠""新阴"等词语用得极妙,让静态的绿树有了生命力和动态美。
尾联"如此槐厅最清暇,门前遮莫响车轮"是诗人的感慨:在这绿荫环绕的厅堂中享受清闲时光,希望门前的车马喧嚣能被绿树阻隔。既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又暗含对都市喧嚣的无奈。
全诗最动人的是将城市景观与自然之美巧妙融合。诗人没有逃避都市生活,而是在车马喧嚣中发现绿树带来的宁静与生机。这种在繁华中觅得清趣的生活智慧,加上清新明快的语言风格,让这首描写城市夏景的诗格外亲切动人。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