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鸠图

占得危巢复几时,满天风雨剧相思。
一枝费尽林鸠意,只有山禽总不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斑鸠在风雨中筑巢的艰辛,以及它对伴侣的深切思念,同时暗含了无人理解的孤独感。

前两句"占得危巢复几时,满天风雨剧相思"说:斑鸠好不容易在高处搭了个窝,但能安稳住多久呢?面对满天风雨,它对伴侣的思念越发强烈。这里用"危巢"暗示生活的不易,"剧相思"则直接表达了浓烈的思念之情。

后两句"一枝费尽林鸠意,只有山禽总不知"讲:斑鸠为了搭建这个窝,辛辛苦苦叼来每一根树枝,付出了全部心血。可是其他山里的鸟儿根本不懂它的用心。这里"一枝费尽"生动表现了斑鸠的辛苦,"总不知"则突出了它的孤独。

全诗通过斑鸠筑巢这个日常景象,巧妙表达了三个层次:
1. 生存的艰难(风雨中筑巢)
2. 情感的执着(对伴侣的思念)
3. 知音难觅的孤独(其他鸟儿不理解)

诗人用平实的语言把动物拟人化,让读者能联想到人类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为生活奔波劳累,对亲人牵肠挂肚,却不被旁人理解的孤独感。这种借物抒情的写法,让普通的小动物也能引发深刻的情感共鸣。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