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六首 其二

咬咬笼中鸟,食饱勤好音。
谁怀主人意,岂不思上(畿辅本作长)林。
出处谬前算,老大故溪心。
秋衾耿寒梦,玉露晓如淋。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笼中鸟的视角,隐喻了人在现实困境中的矛盾心理,语言直白却意味深长。

开头描写笼中鸟吃饱后殷勤鸣叫的画面,表面看是乖巧感恩,实则暗藏反讽——"谁怀主人意"直接戳破表象:鸟儿鸣叫根本不是感激,而是渴望重返自由山林。这种"表面顺从,内心反抗"的对比非常生动。

中间四句是诗人的自我反思。他承认自己年轻时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可能错了("出处谬前算"),但如今年纪大了,思乡之情却越来越浓("老大故溪心")。这种对过往的遗憾和对故乡的眷恋,很容易引发普通人的共鸣。

最后两句用秋夜寒梦、晨露湿衣的画面,把抽象的情绪具象化。寒梦代表内心的孤寂冷清,被晨露打湿则暗示这种愁绪挥之不去。通篇没有生僻字,但通过笼中鸟的意象和晨露寒梦的意象叠加,把困顿、悔恨、思乡的复杂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全诗妙在借物喻人,把人生常见的"身不由己""悔不当初"的情绪,用笼中鸟和秋夜失眠两个日常场景就说得明明白白,既接地气又耐人寻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