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晏伯安

古绸于今婺,盖亦一壮县。
剧繁号难理,百令无一健。
英英晏伯安,年壮政则练。
咄嗟扫宿弊,谈笑了宿案。
公庭坐无事,自可名道院。
老眼空四海,于公惊创见。
今公赋归欤,敢以一语饯。
边陲正驿骚,朝野未閒燕。
公才浩纵横,敌可受八面。
要须诣明光,上书还自荐。
口伐或箸筹,收功在不战。
不然飞刍粟,坐使军储羡。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晏伯安的官员,他治理地方很有能力,把积压的案子轻松解决,让衙门清闲得像修道院一样。作者很佩服他,觉得他年纪轻轻就这么能干,在当今很少见。

现在晏伯安要离职回乡了,作者写诗送他,并给他提建议:现在国家边境不安宁,朝廷需要人才,你能力这么强,应该去京城毛遂自荐。你可以出谋划策,用智谋取胜;或者去管理后勤,让军队粮草充足。总之别浪费才华,应该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对比手法:把难管的县和清闲的衙门对比,突出晏伯安的能力
2. 语言生动:用"谈笑了宿案"形容轻松解决问题,"公庭坐无事"写治理成效
3. 情感真挚:既表达惜别之情,又诚恳地提出人生建议
4. 家国情怀:最后把个人才能与国家需要联系起来,升华了主题

简单说,就是一首既夸人能力,又劝人报效国家的送别诗,写得既实在又大气。

喻良能

婺州义乌人,字叔奇,号香山。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广德尉。历迁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处州,寻以朝请大夫致仕。尝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即命颁行。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编》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