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龙门二首 其二

谁将长剑斩长蛟,斩断长蛟剑复韬。
爪尾蜿蜒凝华岳,角牙狞恶结嵩高。
骨伤两处崭苍壁,血出东流汹巨涛。
此物犹难保身首,谓言谗口莫嗷嗷。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夸张的比喻讽刺了搬弄是非的小人,就像一条凶恶的蛟龙最终被斩杀,警示爱说谗言的人也会自食恶果。

前四句用蛟龙比喻谗言者:有人用宝剑斩杀了兴风作浪的蛟龙,蛟龙死后它的爪牙变成了华山,犄角化作了嵩山。这里把谗言比作害人的蛟龙,而正义的力量(宝剑)最终制服了它。蛟龙死后身体变成名山,暗示谗言造成的恶劣影响依然存在。

后四句描写斩杀场面:蛟龙骨伤处劈开了山崖,鲜血化作汹涌波涛。最后两句是核心——连这么凶恶的蛟龙都保不住脑袋,你们这些爱说闲话的人还敢嚷嚷吗?用蛟龙的下场警告谗言者:再嚣张也难逃惩罚。

全诗最妙的是把抽象的人际伤害(谗言)具象化为凶兽搏斗的画面,既生动又有威慑力。就像现在说"谣言止于智者",诗人用蛟龙被斩的震撼场景,让读者直观感受到搬弄是非的严重后果。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