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丙戌十二月庚申始得子年已五十有五矣六月静齐二丈昔与先公同举于乡闻之而喜各以诗来贺蔼然世交之谊也次韵为谢二首 其二 (居越诗。正德辛巳年归越后作)

自分秋禾后吐芒,敢云琢玉晚圭璋。
漫凭先德馀家庆,岂是生申降岳祥。
携抱且堪娱老况,长成或可望书香。
不辞岁岁临汤饼,还见吾家第几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王守仁晚年得子时写的答谢诗,充满了朴实真挚的喜悦和人生感慨。

前两句用庄稼晚熟和玉石雕琢作比喻,说自己像秋天迟抽穗的稻子,又像晚雕琢的玉器,五十五岁才得子虽然晚了些,但依然珍贵。这里没有刻意谦虚,而是坦然接受这份迟来的幸福。

中间四句写得特别生活化:先感谢祖上积德带来福气,但不敢自比古代祥瑞;接着说虽然年纪大了,但抱着孩子依然能享受天伦之乐;更盼着孩子长大后能继承书香门第。这些句子就像邻家老爷爷的絮叨,把普通人对孩子的期待说得温暖动人。

最后两句最有趣:邀请朋友每年都来吃儿子的生日面(汤饼),看看我家又会添几个男丁。这种带着烟火气的玩笑话,把得子的喜悦和對未來的期待表达得生动自然。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老父亲捧着新生儿时的喃喃自语,既有对生命奇迹的感恩,也有普通人对传承的朴素愿望,读来让人会心一笑。这种真实的人生体验,跨越五百年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