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作

中秋两度他乡月,千里婵娟共仰瞻。
绛树新声闻隔院,黄娇美酒醉灵蟾。
行寻短句吟难好,坐涉遐思看不厌。
灯火团圞虚此夕,遥知犹未下筠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游子在中秋夜的所见所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首联“中秋两度他乡月,千里婵娟共仰瞻”点明主题:诗人已经连续两年在外地过中秋,虽然远离家乡,但和亲人一样仰望着同一轮明月。这里用“千里婵娟”表达即使相隔遥远,也能共享月光,寄托思念。

颔联“绛树新声闻隔院,黄娇美酒醉灵蟾”写中秋夜的氛围:隔壁传来喜庆的音乐(“绛树新声”可能指歌舞或乐器声),诗人喝着美酒(“黄娇”指酒),仿佛连月亮(“灵蟾”)也被陶醉了。这一联用热闹的邻家反衬自己的孤独,酒醉月亮的想象又增添浪漫色彩。

颈联“行寻短句吟难好,坐涉遐思看不厌”写诗人的心境:他踱步想写诗却难成佳句,静坐时思绪飘远,对着月亮怎么也看不够。这两句生动展现了他复杂的心情——既有创作冲动,又有无法言说的深沉思念。

尾联“灯火团圞虚此夕,遥知犹未下筠帘”是情感的升华:诗人想象家乡此刻灯火团圆(“团圞”即团圆),而自己却独自在外;远方亲人的窗帘(“筠帘”)还未放下,暗示他们也在望月怀人。虚实结合,让思念更显绵长。

全诗以中秋月为纽带,将游子的孤寂、对亲人的牵挂、以及节日的热闹氛围巧妙融合,语言清丽,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中秋夜的独特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