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玉峰少宗伯徐公四首 其四

一御何当重李膺,对公方愧百无能。
相逢尽属龙门客,只是常鳞不敢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徐公(即徐少宗伯)的崇敬之情。下面我尽量用简单的话来分析这首诗:

首先,“一御何当重李膺”,这里的“一御”指的是诗人自己,而“重李膺”则是指历史上著名的贤臣李膺。诗人用“一御”自比,希望像李膺那样受到重视,表达了自己对徐公的敬仰。

接着,“对公方愧百无能”,这里的“对公”是指徐公,“百无能”则是说自己在徐公面前感到无能为力,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才能可以和徐公相比。这反映了诗人对徐公才能的敬佩和自己的谦逊。

然后,“相逢尽属龙门客”,这里的“龙门客”是指有才华的人,诗人说自己和徐公都是“龙门客”,意味着他们都是才华横溢的人。

最后,“只是常鳞不敢登”,这里的“常鳞”是指普通的鱼,诗人用“常鳞”比喻自己,表示自己虽然也是“龙门客”,但因为自己的平凡,所以不敢与徐公相比。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比李膺、表达谦逊、自认与徐公同属“龙门客”以及自比常鳞不敢登龙门等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徐公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谦逊和自省。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