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客皖上将之江州刘东皋以诗见送次韵留别

大小孤山色,西南两点烟。
独携孤枕梦,又上九江船。
岸阔沙沈树,风狂浪拍天。
感君投赠意,临别倍依然。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这首诗的主题是告别。作者久居皖上,即将前往江州,他的朋友刘东皋为他写诗送行,作者便用这首诗作为回应。我们逐句来看这首诗的韵味。

首联“大小孤山色,西南两点烟。” 描述了周围的环境景色,大的和小的孤山充满生机,而在远处的西南方,有淡淡的烟雾升起。这是对环境的生动描绘,可能带有一些离别的情绪。

颔联“独携孤枕梦,又上九江船。” 这里作者使用了“孤枕梦”和“又上九江船”,表达出他独自启程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孤枕梦”象征着作者的孤独和无助,“又上九江船”则意味着他即将开始新的旅程。

颈联“岸阔沙沉树,风狂浪拍天。” 描绘了江边的景象。岸边宽广,沙子下沉,树木的影子倒映在水中;风狂浪大,海浪拍打天空。这不仅是对环境的真实描绘,也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动荡和不安。

尾联“感君投赠意,临别倍依然。” 作者感谢他的朋友刘东皋的赠诗,表达了他的感动之情。在临别之际,这种感激之情更加深切。“倍依然”意味着感激之情加倍,同时也可能带有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环境和表达情感,展现了作者在面对新的旅程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孤独的恐惧,也有对朋友的感激和对过去的回忆。这样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深厚的情感和韵味。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