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玉仙诸洞戏题碧云石崖
已从鹿岩游,更入龙洞去。
横足螃蟹行,连臂猿猱度。
滑径铿蜡屐,阴崖然桦炬。
振策扶颠隮,扪萝猛攀附。
涂险几欲穷,境胜忽有遇。
谽谺通石窦,参差流玉乳。
形开趣弥深,兴集理自裕。
便将遗世纷,且复恣幽步。
纡余穷冥搜,淹留迫颓暮。
题诗识苍壁,聊写心迹素。
重游岂无期,恐忘来时路。
横足螃蟹行,连臂猿猱度。
滑径铿蜡屐,阴崖然桦炬。
振策扶颠隮,扪萝猛攀附。
涂险几欲穷,境胜忽有遇。
谽谺通石窦,参差流玉乳。
形开趣弥深,兴集理自裕。
便将遗世纷,且复恣幽步。
纡余穷冥搜,淹留迫颓暮。
题诗识苍壁,聊写心迹素。
重游岂无期,恐忘来时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充满野趣的洞穴探险之旅,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就像跟着作者一起经历了一场刺激的冒险。
开头两句简单交代行程:刚从鹿岩游玩完,又钻进龙洞继续探险。接着用"横着脚像螃蟹一样走""像猿猴一样挽着手臂攀爬"这样有趣的比喻,让人立刻感受到洞穴里狭窄难行的状态。探洞装备也很原始——踩着打滑的蜡木屐,举着桦树皮做的火把照明,在黑暗潮湿的洞穴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进。
走到险要处,作者不得不拄着手杖防摔倒,抓着藤蔓往上爬。就在觉得路快到尽头时,突然柳暗花明:眼前出现布满钟乳石的溶洞奇观,石缝间滴落着晶莹的水珠。这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折,正是探险最迷人的地方。
后段写作者完全沉醉在这原始美景中,忘记世俗烦恼,尽情探索每一个幽深角落,直到天色将晚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最后在石壁上题诗留念,想着以后还要再来,又担心会忘记这条险峻的来路——这个结尾既表现出对自然之美的眷恋,又带着几分幽默的自嘲。
全诗最精彩的是那些动作描写:像螃蟹横着走、像猿猴攀爬、拄杖防摔、摸黑点火把...这些细节让千年后的我们依然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当时探险的紧张与乐趣。作者没有刻意说教,但通过对探险过程的白描,自然流露出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以及突破困难后获得惊喜的成就感。
王执礼
王执礼,号竹寮,金华(今属浙江)人(《咸淳临安志》卷二五)。与理宗宝祐中知丰县朱杰同时(清光绪《金华县志》卷九)。今录诗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