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吟

自古大圣人,犹以为难事。
而况后世人,岂复便能至。
求之不胜难,得之至容易。
千人万人心,一人之心是。

现代解析

这首诗探讨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追求真理或至善境界的艰难与矛盾。

开头四句用对比手法说:就连古代圣贤都觉得追求真理很难,何况我们普通人呢?这里点明了人类共同面对的困境——想达到理想境界非常不容易。

中间两句突然转折:虽然寻找真理的过程艰难得让人想放弃,但一旦领悟后却发现它简单得让人意外。这就像解数学题,苦思冥想时觉得难如登天,突然开窍后又觉得"原来这么简单"。

最后两句是全诗精华:虽然世上千万人各有想法,但真理其实就藏在每个人的本心之中。作者想说,真正的智慧不是外在的复杂理论,而是回归本心的简单感悟。就像我们常说的"大道至简",最深刻的道理往往最朴素。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平实语言说透了人生体验:我们总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在追寻中迷失,却忘了答案可能就在最初的地方。它提醒我们:面对难题时,不妨回归初心,或许答案就在眼前。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