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调伯韬高邮榷舍 其二

闻道津亭傍胜区,唱筹挝鼓捋髭须。
露筋祠畔千帆尽,税到江头鸥鹭无。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讽刺了古代苛捐杂税对百姓生活的压迫,连自然界的鸥鹭都不放过,手法幽默却发人深省。

前两句写收税场景:听说码头旁的税务所建在风景优美的地方("胜区"),官员们一边敲鼓计数("唱筹挝鼓"),一边悠闲地捋着胡子收税。这里用轻松的画面反衬沉重主题。

后两句是点睛之笔:露筋祠(当地名胜)边的船只都被征税征完了,现在连江上自由的鸥鹭都要交税,夸张地表现税收的无孔不入。"税到鸥鹭无"既写实(鸟类因人类活动减少),又暗喻百姓被剥削得一无所有。

全诗妙在:
1. 用风景名胜作背景,反衬苛政的违和感
2. "捋髭须"生动刻画官僚的悠闲姿态
3. 从"千帆"到"鸥鹭",层层递进展现税收的荒诞
4. 最后一句既是现实写照,又是深刻隐喻

就像现代人吐槽"呼吸都要交税",诗人用幽默夸张的手法,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感受到尖锐的社会批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