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就是教我们看清真假智慧的区别。
前两句像绕口令:"装傻使坏的人其实真傻,把坏心眼当聪明的人哪算真聪明"——讽刺那些耍小聪明的人,表面装憨厚实则使坏,或者把损人利己当本事,其实都是自作聪明。
后两句突然拔高:"要知道人比东西灵光,心里那盏灯能照亮万古长夜"。这里"灯"比喻人内心的良知和智慧,说真正的聪明不是耍心眼,而是保持心灵的光明。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这种发自内心的光亮才是穿越时空的真智慧。
全诗妙在把"拙"(笨)和"巧"(聪明)玩出了新境界:使坏的笨是真笨,而守住良心才是大智慧。最后那个"万古灯"的比喻特别有画面感,让人瞬间明白——做人的光芒,比什么小算计都长久。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