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曹生官始种菊甚佳有银甲柬询
闻君有银甲,粲若英琼瑶。
濯濯承露盘,戎戎襜䄖貂。
皓月时一照,群艳嫣然消。
欲过问东篱,文园卧寂寥。
不知秋霜下,素质为谁骄。
万卉尽凋落,荣华非一朝。
何如岩下秀,怀芬抱寒条。
由来贤达士,林壑同佳招。
落英如可餐,岁晚托久要。
濯濯承露盘,戎戎襜䄖貂。
皓月时一照,群艳嫣然消。
欲过问东篱,文园卧寂寥。
不知秋霜下,素质为谁骄。
万卉尽凋落,荣华非一朝。
何如岩下秀,怀芬抱寒条。
由来贤达士,林壑同佳招。
落英如可餐,岁晚托久要。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曹生的朋友种菊的雅致,通过菊花的形象赞美了高洁品格和隐逸情怀。
诗的开头用"银甲"比喻菊花花瓣,说它们像闪亮的铠甲一样美丽,又像珍贵的玉石般晶莹。清晨的露珠挂在花瓣上,菊花茂盛得像贵族的华美衣饰。当皎洁的月光照下来时,其他花朵都黯然失色。
诗人想去朋友种菊的东篱拜访,但自己却像司马相如(文园指代司马相如)一样卧病寂寞。他不禁思考:这些在秋霜中依然傲然挺立的菊花,究竟是为谁保持这般高洁?当其他花朵都凋零时,菊花却能长久保持美丽。
接着诗人赞叹:菊花多像隐居山岩的高士啊!自古以来,贤达之士都喜爱这样的山林隐逸生活。最后诗人说,如果能以菊花为食(暗用屈原"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典故),愿与菊花相伴到老,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坚守。
全诗通过赞美菊花,实际上是在歌颂不随波逐流、坚守本真的高尚品格。诗人用常见的自然景物,寄托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展现了古代文人崇尚高洁、向往隐逸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