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植甫左司许出示所藏红丝砚辄成短歌奉呈并简顾子美

羲和整御升旸谷,赤云夹日如飞鹜。
晶光下射东方山,石卵含丹孕岩腹。
谁令巧匠凿山骨,截此赪坚一肪玉。
琢为巨砚形制奇,中有彤云烂盈目。
端溪美璞色马肝,黟歙珍胚纹雾縠。
岂知(左选作有)至宝出嵎夷,散绮浮花彩尤缛。
凤咮空闻名字佳,龙尾苦笑规模俗。
谩誇眉子斗婵娟,休认明眸类鸲鹆。
顾眄幸蒙君子知,拂拭自远尘埃辱。
火轮炫熀赤乌流,墨海奫沦玄兔浴。
千金象管雕镂精,百鍊松煤龙麝馥。
怒猊渴骥纵奔拿,春蚓秋蛇相绾束。
楮生便觉肌理妍,毛颖何尝免冠秃。
公家三世擅直声,此砚提携资简牍。
力侔天地掌中回,胆落奸谀笔端戮。
固宜秘玩不轻示,神物护持无辄黩。
窗明几净斋阁深,日暖风清霭松竹。
试将墨妙写新诗,落笔烟云叹神速。
矧公早年曾饵丹,龟鹤精神鬓毛绿。
久卧商山茹紫芝,行度天门骑白鹿。
猗兰玉树富阶庭,黄卷青缃剩编轴。
愿言什袭遗云仍,大笔高文永相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块珍贵的红丝砚台,赞美它的精美工艺和非凡来历,同时借此歌颂主人的品格与家世。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砚台的诞生与外貌(前16句)
诗人用神话般的语言描述砚台原料的来历——像被太阳神羲和照耀的东方神山孕育出的红色宝石。工匠将它雕琢成砚台后,里面红色纹路如彩云般绚烂。通过对比端溪、黴歙等名砚,突出这块红丝砚的独特,说它比传说中的凤嘴砚、龙尾砚更珍贵,连花纹都像美人明眸般灵动。

2. 砚台的使用场景(中间12句)
描写主人用这块砚台挥毫泼墨的潇洒:阳光下砚池如墨海翻涌,配上精致的毛笔和香墨,写出的字如龙飞凤舞。提到主人三代为官正直,用这砚台书写过弹劾奸臣的奏章,暗示砚台不仅是文具,更是正义的象征。

3. 对主人的祝福(最后12句)
称赞主人虽年长但精神如青年("鬓毛绿"),将他比作商山隐居的高士。最后祝愿这块承载家族文脉的砚台能代代相传,让后人继续写出锦绣文章。全诗通过一块砚台,既展现工艺之美,又暗喻文人风骨与家学传承。

李纲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