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杂事诗 其六十七

博士来从继体初,《五经》亦自劫灰余。
航头古典欺人语,何处琅环觅异书?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讽刺了日本古代对中华文化的盲目崇拜和虚假包装。

前两句说日本从继体天皇时代(6世纪)开始引入中国博士传授学问,连儒家经典《五经》都是从中国战火后的残本学来的。这里用"劫灰余"暗示日本学到的中国文化本就是战乱后的残缺版本。

后两句更尖锐:那些吹嘘从海船带来珍贵古籍的说法都是骗人的,日本哪里真有什么稀世藏书("琅环"指神仙藏书处)?诗人用"航头古典欺人语"直接揭穿当时日本标榜拥有中国失传典籍的谎言,指出这不过是往脸上贴金的虚假宣传。

全诗通过历史典故揭露文化传播中的虚荣现象,语言直白有力,既有历史纵深感,又带着知识分子的犀利批判,让人看到文化交流中真实与虚假的较量。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