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始偶述三章 其一

居淹日苦穷,春始事多暇。
有欢得乍萌,为愁补其罅。
秘境独意储,閒娱众情借。
花转空地明,云向夕山下。
宿食宜酒消,垢衣待棉卸。
骀荡周广生,吾何负元化?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诗人闲适又略带矛盾的心境,语言平实却充满生活哲思。

前四句写生活状态:诗人说自己长期过着清贫日子("居淹日苦穷"),但春天到来时反而有了闲暇("春始事多暇")。快乐像新芽般突然萌发("有欢得乍萌"),却又被忧愁填补空隙("为愁补其罅"),展现了一种苦中作乐的复杂心情。

中间四句转向自然景物:诗人把独处时的奇妙感悟比作私藏的珍宝("秘境独意储"),而众人共享的闲适娱乐则像借来的东西("閒娱众情借")。观察到春花照亮空地、云霞飘向山脚的日常美景("花转空地明,云向夕山下"),用简单画面传递出春天的生机。

最后四句回归生活细节:说积食需要喝酒消化("宿食宜酒消"),冬衣等着换棉衣("垢衣待棉卸"),这些生活琐事暗含季节更替。结尾豁达表示:既然春风已吹遍大地("骀荡周广生"),自己又何必辜负这大好春光("吾何负元化")?在平凡生活中找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

全诗妙在将清贫生活写出诗意,把"借钱消食""换季洗衣"等琐事写得清新脱俗,最后在春景中获得精神解脱,告诉读者:再普通的日子,只要用心感受都能发现美好。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