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翠竹

乙酉初春,就任湘潭中学国文教师之职,自古塘桥去晓岚港,途中口占一律

龙性从来未肯驯,青毡依旧此清贫。
兵戈易冷词人泪,草木犹香故国春。
梦补家园无破碎,诗携河岳不沉沦。
横刀跃马非吾分,且傍弦歌作逸民。

还湘侍母疾,不旬日母愈,又将别家去桂,书怀 其一 (1942年)

此别又何去,一舟湘水滨。
芦花已似雪,枫叶最愁人。
世乱文章贱,家寒骨肉亲。
吾才适南域,不用诉艰辛。

得陆丹林先生手书,知于香港沦陷时,间关遁至重庆,后归上海“红树宝”,诗以慰之(一九四五年秋)

今古争传入洛名,旧曾文字诉孤清。
天涯有泪伤离乱,海角无由讯死生。
重见子卿归汉节,不妨司马赋西京。
秋深枫叶红如锦,画出相思两地情。

白门歌女王熙春来长沙献艺,观后志感 其一 (1938年初夏)

送春才了又迎春,春去春来总怆神。
不信已无亡国恨,歌娘亦是乱离人。

血观音歌(一九四三年)

西风一夜江潮冷,秣陵秋尽梧桐影。
燕去情伤玳瑁梁,月明愁杀胭脂井。
井畔佳人迹已陈,芳菲无复旧时春。
狼烟滚滚来淞沪,铁甲纷纷弃要津。
寇酋松井知名久,亲率胡儿满城走。
屠刀挥处血花飞,四十万人葬尘土。
一将嚣张万骨枯,东京彻夜下军书。
寇酋归去余惆怅,功过无凭赋子虚。
杀人如草应知罪,永夜扪心深忏悔。
袈裟一袭作枯僧,形骸僵槁类山鬼。
多谢前村塑像人,参禅话旧倍相亲。
取将战地泥和血,龛前寂寞香烟结。
制就观音自在身,是佛是泥还是血。
佛若工愁血尚腥,血如有恨佛应说。
花开花落寺门前,春去春来剧可怜。
案上红鱼喧怨语,枕边清泪忆当年。
空山风雨寒茅屋,蕉影满窗愁满腹。
残灯无焰佛无灵,夜夜禅堂闻鬼哭。

甲辰杂诗 其二

江汉茫茫起战歌,抚军遁去剑空磨。
孤城紧闭残阳里,黎庶家家涕泪多。

荒江雪意

瑟瑟霜枝瘦可怜,家家篱落冷炊烟。
荒江雪意风声里,人与鸬鹚冻一船。

荒村漫步 其一

薇蕨山腰雨后肥,提笼儿女笑成围。
草深牛巷喧铃语,柳老春心酿雪飞。
卖酒船移花坞去,趁场人踏夕阳归。
茅屋想是诗翁卧,竹影鸡声半掩扉。

重九

遗黎哀怨向谁论,遍野啼痕杂弹痕。
宿雨路泥深虎迹,荒山战血醒鹃魂。
此时此地此重九,黄卷黄花黄叶村。
桓景避灾无处是,茱萸高插旧柴门。

重游岳阳楼 其二 (一九八一年秋)

西风振双袂,重上岳阳楼。
湖水连天碧,君山拥翠浮。
希方挥健笔,子美系孤舟。
坛坫论人物,千秋第一流。

抗战百咏 其三 (1938年)

杨柳枝头杨柳青,杨花和泪点离亭。
行人莫折杨枝去,枝上啼鹃不忍听。

潭州秋兴六首录二(1980年) 其一

匝地妖氛卷垢尘,十年犹惧说前因;
门墙互对同天堑,骨肉相逢是路人。
欲语性情忧禁锢,偶吟词赋彻沉沦。
桃源渺渺无寻处,辛苦刘郎莫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