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景英

立秋日雨

长日度无赖,远怀扪自幽。
半晡微有雨,穷海镇宜秋。
絺绤薄凉入,竹梧清响流。
颇知尘事少,萧瑟转夷犹(廖振富、施懿琳编校)。

感兴 其四

蜩以五月鸣,槿以一朝繁。
蜩鸣尚阅序,槿繁不及昏。
饱露外何求,美荫周林园。
所志在廉让,清响时一喧。
嗟彼卉木荣,依托惟篱樊。
萎华萧艾丛,浮艳谁与扪。
下士学齐物,齐末遗本根。
即目了可鉴,斯义匪躗言(廖振富、施懿琳编校)。

诗话楼联

千秋大雅扶轮手;一片寒泉荐菊心。

感兴 其三

山吾知其高,海吾知其深。
相于而白首,吾不知其心。
古人交以心,今人交以金。
举世利交者,同利不同岑。
阅人无贤愚,阅世无古今。
众鸟归一林,众响叶一音。
众交联一心,君子矢其忱(廖振富、施懿琳编校)。

官斋新构落成题壁,四章 其二

数弓隙地久荒芜,添个轩堂入画图。
位置意从疏淡得,周遭境与静虚俱。
乌衣识路新巢定,翠筱窥墙旧径纡。
霁景亦延凉月伫,俗尘能到此间无(廖振富、施懿琳编校)。

官斋新构落成题壁,四章 其一

海东宦况伴鸥閒,官舍如舟泊一湾。
灯火纸窗风雨后,波涛沙岸夏秋间。
幼安榻许随身设,仲蔚蒿将任意删。
等是林宗曾宿处,兴馀洒扫未容悭(廖振富、施懿琳编校)。

东瀛杂诗 其五

海燕喃喃晓梦通,潮鸡喔喔扶桑红。
夜来怪底闻唶唶,不叫刍尼叫守宫(廖振富、施懿琳编校)。

七夕

每逢节序感无端,浮宦孤踪鬓欲残。
磨蠍一宫身命厄,牵牛四度海天看。
笙歌下里喧如沸,瓜果中宵语倍欢。
转为情亲动遥思,针楼念否远人寒(廖振富、施懿琳编校)。

江郎山

是何斫削青琅姿,三葩坼堕纷葳蕤。
一葩一具绀碧晕,神秀都出天工为。
各各古色绣斑驳,颇如鼎趾连尻脽。
器象奥衍不敢逼,矧敢摩抚生瘢胝。
又如抗峙当闑右,右拱左辟中绅垂。
天外瞻瞩气容肃,图写槐序周官仪。
流俗品目罔出此,哂余乍见滋猜疑。
云是江氏伯仲叔,云根立化肩相随。
以此阅世播万口,余不更诘心自嗤。
古昔名山率以状,后世往往人实之。
望夫竞界各有肖,动称古老传闻词。
郦元作注每摭拾,要为文字增环奇。
江家兄弟昉何代,毋乃未辟鸿濛时。
不然兹山万万古,安有族姓详宗支。
此义匪待智者辨,丹青曷复烦吹疵。
作歌聊用状形似,勿惊翻解常华诗。

登郑州夕阳楼(此诗收于赖子清《台湾诗醇》。)

独上高楼思渺然,中原形胜夕阳边。
九河带雪声趋海,二室盘云势到天。
狂以成名为竖子,达能退步即神仙。
须知楚汉寻常事,我欲吹笙鹤背眠(廖振富、施懿琳编校)。

竹城喜晤韩璞园明府

迟暮原多感,兼之远宦人。
况于沧海外,留滞七经春。
溪峒犹遗爱,琴书亦称贫。
相逢仍一笑,慰藉见天真(廖振富、施懿琳编校)。

赠四明余献之廷良

意惬关飞动,今朝豁所思。
异方同宴赏,到日自题诗。
才士得神秀,清襟照等夷。
藏书问禹穴,舍此欲何之(廖振富、施懿琳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