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 其四

蜩以五月鸣,槿以一朝繁。
蜩鸣尚阅序,槿繁不及昏。
饱露外何求,美荫周林园。
所志在廉让,清响时一喧。
嗟彼卉木荣,依托惟篱樊。
萎华萧艾丛,浮艳谁与扪。
下士学齐物,齐末遗本根。
即目了可鉴,斯义匪躗言(廖振富、施懿琳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种生物的不同生存状态,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取向。

上半部分用蝉和木槿作对比:蝉在五月鸣叫,能经历季节更替;木槿花虽然开得繁盛,却连一个白天都撑不到。蝉满足于吸食露水,在林间投下美好的树荫,偶尔发出清亮的鸣声,就像品德高尚的人追求廉洁谦让的生活态度。

下半部分转而批评那些依附篱笆的普通花草,它们在杂草丛中开着虚浮的花朵,却无人欣赏。最后讽刺某些人学习"万物平等"的道理时,只看到表面现象(花朵的短暂美丽),却忽略了根本(蝉所代表的精神品质)。

全诗的核心思想是: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繁华或持续时间的长短,而在于内在品格的坚守。就像蝉虽然生命短暂,但它的生存方式体现了高尚的精神;而那些看似鲜艳却依附他人的花朵,终究是虚浮无意义的。诗人提醒我们,看待事物要抓住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