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顶山

崎岖上层山,十里到巍顶。
天形露空阔,物态蓄深静。
群峰峙其旁,俨若挈裘领。
广野辟于下,谁为画庐井。
殿阁耸盛观,松桧富清景。
萧然古佛界,邈矣真仙境。
枯株吐芽蘖,晴云发祥庆。
尽手矜妙逸,诗毫事奔骋。
乘高纵閒目,幽意适遐迥。
班班见彷佛,历历可穷省。
兹山介两蜀,镇压犹巨屏。
南连三峨巅,北距双剑岭。
东西数万里,高下几千顷。
地产号充盈,天时与康靖。
民间丰岁乐,事外化日永。
揽辔一登临,兹焉聊赋咏。

三亭诗(清虑、治己、味道)

三亭何为者,吾友所缮营。
亭前有标榜,雅意异俗生。
治己己孰治,清虑虑孰清。
吾道固可味,未易贯至诚。
惟天于斯人,一概授五行。
生质本淳静,外诱徒纵横。
心术傥茅塞,耳目将聋肓。
上圣贵复本,大贤犹性情。
况其可上下,安得不励精。
四端匪外铄,语默无自轻。
百行皆吾分,积渐日有成。
稂莠荒我怀,去之如锄萌。
波澜扰我源,止之如澄泓。
浩然涤万虑,粹矣读六经。
不趋杨墨涂,将造周孔庭。
出井见仁义,仰天瞻日星。
甘若饮醇酎,珍若享太羹。
清若饵芝术,和若闻咸茎。
积中而恬愉,发外而光亨。
穷不失素守,达不孤群氓。
生不陷非义,死不忘英声。
道味固如此,身规从可明。
本原何所来,虑之深以闳。
欲知君子心,吾请观亭名。

和对雪

严冬飞朔雪,此景望中嘉。
云暗垂天幕,江平压浪花。
翅寒低独雁,枝重折丛葭。
冷甲穷边戍,凝烟野叟家。
聚来风有助,消去日难遮。
炉暖频烘兽,杯浓不饮蛇。
谢吟殊可爱,郢唱又(文渊阁本作更)何加。
好尽登临兴,搜题彻四遐。

再和初春微雪

治有春阳感,和无月律差。
浓云方聚鹤,冻柳亦飘花。
瑞应来如响,群情喜溢涯。
纵观天势淡,俄失地形窊。
素月交晖耀,狂风助击拿。
一斑迷隐豹,三尺晦祥鸦。
塞上威尤凛,军中语敢哗。
汉兵同被练,朔地讶吹沙。
冷焰侵残燧,寒声入旧笳。
飞纨安用裂,种玉岂须畬。
清洁山川景,微茫草木芽。
垦田因泽及,望岁已心遐。
共荷沾濡力,应忘旱歉嗟。
诗豪夜传卷,贺客晓趋衙。
渗漉元侯德,生成赤子家。
指期三日耜,拭目万箱车。
况赖深仁恤,会蠲重赋加。
愿赓称颂句,岂肯匿咬哇。

送周思道郎中通理益昌

闽见冤魄久艰伸,吾以仁心济不仁。
十室苟能全一子,万家无虑活千人。
于公治狱门生相,韩厥成功世有民。
阴德所施阳报在,莫叹孤宦老朝绅。

送曹宪州

山头红日照红旌,祖席仍歌塞上行。
慷慨有心终破敌,燕閒无事暂专城。
朔风动色骅骝健,秋水澄光宝剑轻。
万一羽书飞到郡,定烦方略取功名。

答晦甫

花往诗来报礼优,不惭芜累愿赓酬。
青春易去何妨赏,白发相欺未足羞。
万事放怀閒岁月,一樽高笑好朋俦。
公堂讼简心情在,莫对风光取次休。

和蜀守道中书事

天恩流布下天津,沴气消除生气淳。
昔虑早饥农失职,今逢赈惠泽如春。
绥怀有术推儒者,全活为功类古人。
贤杰一心沟壑起,翕然歌颂在生民。

和正月二日游碑堂寺二首 其一

农事初兴欲及时,东城风物又春熙。
出郊开燕始今日,迎马献花才几枝。
万室游人方杂遝,三竿煦景渐舒迟。
乖崖真得绥怀术,八十年间俗不知。

初春三绝 其二

谁知真宰执天端,天运无私造化宽。
是物向荣皆锐意,莫于春色办蒿兰。

植竹

为怜高节耸寒林,择地培根我意深。
千亩封侯虽未必,且凭霜雪试虚心。

庚申四月六日马上口占

圣皇恩重恤狂愚,待罪山城岁已踰。
更入西门三百度,便须跨马上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