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对雪
严冬飞朔雪,此景望中嘉。
云暗垂天幕,江平压浪花。
翅寒低独雁,枝重折丛葭。
冷甲穷边戍,凝烟野叟家。
聚来风有助,消去日难遮。
炉暖频烘兽,杯浓不饮蛇。
谢吟殊可爱,郢唱又(文渊阁本作更)何加。
好尽登临兴,搜题彻四遐。
云暗垂天幕,江平压浪花。
翅寒低独雁,枝重折丛葭。
冷甲穷边戍,凝烟野叟家。
聚来风有助,消去日难遮。
炉暖频烘兽,杯浓不饮蛇。
谢吟殊可爱,郢唱又(文渊阁本作更)何加。
好尽登临兴,搜题彻四遐。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严冬雪景图,语言生动,画面感极强。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把雪中万物的姿态和人们的生活场景巧妙融合,既有自然之美,也有人间烟火气。
开篇直接点题,写严冬大雪纷飞的壮观景象。"云暗垂天幕"用天幕低垂形容乌云密布,营造出压抑的氛围;"江平压浪花"则生动表现了积雪覆盖江面,连浪花都被"压"住的奇特画面。这两句一动一静,形成鲜明对比。
中间部分用特写镜头捕捉雪中细节:冻得飞不高的孤雁、被积雪压弯的芦苇,既写出雪的厚重,又暗含孤独感。随后笔锋一转,写到戍边战士的冷甲和农家升起的炊烟,在寒冷中透出人间温暖。"聚来风有助"写风雪交加,"消去日难遮"又写雪后阳光无力,这种自然力量的对抗写得很有张力。
最后转入室内生活:暖炉烘烤着兽炭(古代高级燃料),酒杯里盛着美酒("不饮蛇"指不喝劣质酒)。诗人联想到谢灵运的咏雪诗和郢中歌者的雅致,觉得眼前景致比这些典故更动人,于是激发起踏雪寻诗的兴致。
全诗就像一部纪录片,从天空到江面,从飞禽到植物,从边关到村落,最后聚焦到温暖的室内。诗人用雪这条线索,把看似不相关的事物串联起来,在寒冷中捕捉生机,在寂静里发现热闹,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敏锐的观察力。特别是"压"、"折"、"凝"这些动词用得精准有力,让整幅雪景既磅礴又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