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学汪君瑞芳原韵 其二

雒诵新诗若饮醇,病中无计访汪伦。
梦游槐国宁思蜀,家住桃源不记秦。
白雪能吟惟此老,朱弦重抚又何人。
蓬山咫尺难飞越,祗是风前泪满巾。

和故友方君感怀 其六

记返家园十六秋,上元几见月华幽。
常愁世运江河下,更怅时光日夜流。
马足关山同感慨,鹃声风雨共耽忧。
老妻为庆新年节,椒酒方篘取瓮头。

和张国乔校长苦雨诗原韵 其四

梅渐娇黄尚未睛,潇潇惊煞小金铃。
湖光如镜新铺白,山色垂鬟半隐青。
燕子巢倾鳷鹊笑,桃花浪暖鳜鱼腥。
何时共剪西窗烛,共话兰成事北庭。

和故友方君感怀 其七

春到山城万木森,衰年宁复动芳心。
风前竹马惟儿戏,雪后梅花祇鹤寻。
迁客尘襟宜酒浣,故人潭水比情深。
新诗险韵和初就,煮茗挑灯细细吟。

南乡子

廿载别乡园,乱后归来古木残。
垂老怎知春有意,楼边,数朵梅花向我妍。
啼笑总无端,但觉孤衾梦不安。
谁分跌伤成废疾,凄然,僵卧危楼已二年。

梅花 其八 {蕉窗老人病中稿}(1967年)

春风先放岭南枝,殆是东皇意有私。
芳信只堪高士探,幽怀争许俗人知。
伤离易下红颜泪,惜别难和白雪诗。
记得去年初抱病,萼华清瘦异当时。

高阳台 秋兴

黛减双眉,红销两靥,枫林霜叶偏妍。
独倚高楼,谁怜庾信心酸?
烽烟叠向乡关起,料故园、松柏俱芟。
又争知,老圃黄花,不被摧残?
湘帘不卷西风冷,任青鸾尘掩,绛蜡膏煎。
屡盼佳期,沉沉枉卜金钱。
飞鸿不寄江南信,负伊人泣望归船。
最难堪,无赖灯花,亦笑孤眠。

戊寅正月,予有皋城之行,越五日言归,先妣太夫人已先一日逝世矣,悲痛之余,赋此志念 其一 (1938年)

汍澜双泪溅柴扉,记是春初别母时。
雨雪连绵羁逆旅,关山迢递误归期。
南旋始觉春晖杳,夜泣惟馀老父知。
读罢凯风增惋痛,此生应废棘心诗。

感时 其二 (1927年)

草色青袍定武昌,偏师旋更下浔阳。
已无铁锁横江表,复见降帆出建康。
十里淮堤馀碧柳,六朝金粉付红羊。
可怜燕子随春至,犹觅乌衣旧画梁。

幼子梦芙英年失学,将随堂侄和炎习工艺,明日拟作潜岳之游,赋此志感(1972年)

刘晨退隐避喧哗,陋室萧条不似家。
怕听兵戈腾海角,忍瞻烽火烛京华。
客行远道悲羸马,儿过横塘式怒蛙。
樽酒灯前须尽醉,明朝门外即天涯。

近遭兵燹,失镶玉宝鼎一座,正深惋惜,忽于旧书麓中得古墨双团,阳面篆书:“双凤玦”三字,阴面刻双凤齐飞,其缘镌:“天启元年程大约藏”,审知为四百年前物,至为可宝,爰赋此七律二章以志之 其一

劫后馀生剧自悲,陈玄何事愿追随。
携归但觉香盈袖,什袭堪留翠画眉。
玉玦细镌双翥凤,云英合是古隃麋。
玲珑宝鸭嗟飞去,伴我明窗剩麝煤。

汉宫春

初学宫妆,似寿阳公主,额贴花黄。
群葩难与竟艳,宠失东皇。
无情冻雨,勒南枝不放檀香。
赖幸有、玄髯老叟,园营寒翠娇藏。
一别孤山无梦,怕盈盈欲忆,前度林郎。
伤心故人去远,冷落孤芳。
绿蓑冲雪,怅荒江烟水茫茫。
休再弄,桓伊玉笛,声声欲断人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