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并序] 其二 民国十四年秋苏鲁战争因而起兴(1925年)

重阳差幸无风雨,极目龙山峰最高。
秋景大殊春日景,皖潮争涨浙江潮。
心如战阵千驹跃,身似长空一叶飘。
回首白云亲舍远,满怀离恨漫题糕。

雨后见杏花

野外初栽杏,婀娜隔小溪。
荣从春雨后,红到夕阳西。
乳燕休轻蹴,流莺且慢啼。
见人浑不语,羞涩首频低。

和李啸楼先生三醉木芙蓉原韵 其七

秋露侵黄霜晕红,淡妆不异魏园中。
夜阑徙倚楼头望,宝剑光腾月在空。

病中口占(1964年春)

床笫缠绵唤奈何,怅无妙手起沉疴。
一春花事悲红雨,午夜词心付绿波。
别梦已随游子去,新愁应比美人多。
漫言临老风情减,犹对东风想玉珂。

友人咏物诗颇有寓意,依其原韵,次第和之 其八 征雁

丰毛健翮迥无俦,岁岁飘零作远游。
月黑徘徊青塞夜,霜寒凄绝玉关秋。
深闺思妇抛红泪,异域孤臣怅白头。
赖寄平安数行字,双双消尽别离愁。

武汉铁桥落成,赋此致贺 其一 (1957年)

江出荆门达武昌,波涛壮阔势汪洋。
恨无精卫能填水,幸有鼋鼍可驾梁。
如鲫纷纭名士渡,似虹夭矫美人妆(古时有美人化为虹之语。)。
从兹京国崇朝至,不用西风一苇航。

久病少瘥,倚枕口占 其二

猖狂风雨久无停,摇撼长宵亦不宁。
七秩光阴悲瞬息,十年花萼怅飘零。
莫将白发怜鬟绿,空冀丹心照汗青。
夙昔朋簪皆雨散,天涯何处觅榛苓。

念奴娇 春暮再游龙山,桃花狼藉,因而有感

天台当日,记相逢仙侣,曾證鸳谱。
共立苍苔忘夜永,露湿云鬟香雾。
倩影花扶,芳魂月伴,底事寻归路?
仙源重到,刘郎空省前度。
那便梦隔蓬山,春深花事,零落今如许!
莫谓垂杨容易老,尚有柔条千缕。
人面难逢,珠帘不卷,鸲鹆东风语。
何年泛棹,武陵重醉烟雨。

高阳台 过寒翠园怀李啸楼师

望重龙门,经传马帐,李桃争喜春融。
久滞宜城,乡心常恋峨峰。
墨云渐压江头重,倚危阑、目送归鸿。
忍徘徊,百子桥边,寒翠楼东。
重来已是伊人杳,怅缥缃尽毁,衡宇全空。
旧日芳园,几曾剩有芙蓉?
伤情怕到荒城畔,盼夕阳、偏作嫣红。
动愁怀,鸦噪寒烟,鹤唳西风。

悲秋[并序] 其四 民国十四年秋苏鲁战争因而起兴(1925年)

操戈同室果何益,赢得金瓯似破觚。
鸾凤自怜栖枳棘,英雄谁识出菰芦。
漫云鹤唳华亭杳,曾听鸿嗷建业无。
早起登楼穷远目,江山风景已全殊。

民国十七年春负笈远游途中口占

底事难为别,椿萱各鬓斑。
方期娱爱日,何忍唱阳关。
羌笛离亭晚,樱花夕照间。
行行重回首,挥泪望家山。

和宿松王松霞女士梅花八章 其八 {用张船山韵}(1944年)

点缀春光仅数枝,任谁欣赏意无私。
香飘野水鱼先醉,艳冠群芳蝶未知。
彩笔应图公主貌,枯肠难和美人诗。
篇中一字方吟稳,正是西楼月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