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并序] 其四 民国十四年秋苏鲁战争因而起兴(1925年)

操戈同室果何益,赢得金瓯似破觚。
鸾凤自怜栖枳棘,英雄谁识出菰芦。
漫云鹤唳华亭杳,曾听鸿嗷建业无。
早起登楼穷远目,江山风景已全殊。

民国十七年春负笈远游途中口占

底事难为别,椿萱各鬓斑。
方期娱爱日,何忍唱阳关。
羌笛离亭晚,樱花夕照间。
行行重回首,挥泪望家山。

和宿松王松霞女士梅花八章 其八 {用张船山韵}(1944年)

点缀春光仅数枝,任谁欣赏意无私。
香飘野水鱼先醉,艳冠群芳蝶未知。
彩笔应图公主貌,枯肠难和美人诗。
篇中一字方吟稳,正是西楼月坠时。

幼子梦芙出生,赋此志感

深山匿迹实堪哀,天降宁馨慰老怀。
头角峥嵘期跨灶,根株深固冀成材。
艰难恒系聪明误,福泽多从浑厚来。
惟愿我儿愚且鲁,一生无病并无灾。

民国二十五年秋游菊江杂咏 其三 (1936年)

鼓枻朝歌太白湖,浪花如雪溅襟裾。
江南山色多秋意,尚带朱颜剩小孤。

秋兴 其一 (1931年)

战云弥漫起干戈,鸭绿江横铁骑过。
愁听胡笳吹紫塞,忍看玉斧划黄河。
投鞭淮水堪流断,立马吴山奈若何!
亭长当年思猛士,还乡先唱大风歌。

梅花 其六 {蕉窗老人病中稿}(1967年)

钗斜粉褪晚妆残,指冷慵将绿绮弹。
蓬岛思迁悲不易,瑶台欲返觉真难。
自怜玉骨年年瘦,谁惜罗衣叶叶寒。
我是璇宫仙子降,林逋休作美人看。

戊申六月梦芙生日作(1968年)

怜儿霉雨过生辰,辜负韶华十七春。
云翳惯遮山月影,风铃凄和子规声。
聪明反被诗书误,患难休期戚友亲。
幸汝安贫能继志,清吟差慰白头人。

感时

生弗逢辰戎马秋,战云弥漫古舒州。
人怜猿鹤魂同化,鞭断淮肥水不流。
战骨满填风节井,梅花苦笑望华楼。
江南劫后无余物,剩有菱湖数点鸥。

浣纱吟

金飙飒飒声凄楚,日暮溪边急砧杵。
菱湖道上少人行,浣纱知是谁家女。
我立溪头怅夕晖,两岸寒芦白鹭飞。
渔家灯火如星灿,底事红妆尚未归。
依稀似听清言吐,夫婿天涯行役苦。
征雁南回杳信音,望断秋波泪如雨。
临行珍重问归期,曾订重阳赏菊时。
艰难盼到登高节,依旧黄花瘦一枝。
男儿薄倖寻常事,姑老家贫谁养志。
天寒早起易绵衣,应看阿娘针线迹。
出门未久便忘家,陌上慵看归缓花。
乱头粗服无修饰,典尽金钗只自嗟。
瘠田数亩无收获,恶吏催租如虎怒。
咆哮堕突势难撄,吞声任割机头布。
忍饥纺织无休暇,轧轧机声至深夜。
辛勤不辍待郎归,而今翻悔东风嫁。
低徊呜咽不成声,零露沾衣泪更倾。
姗姗徐向柴门去,溪水苍凉月不明。

鹧鸪天(1957年) 其二

节序匆匆岁又除,一家团聚共围炉。
已抛万里平戎策,且读东郊种秫书。
怀旧梦,觉今吾,春光颇称白髭须。
嬉随竹马骑孺子,高卧茅龙让老夫。

怀光明甫老先生 其二

饱经烽火阅沧桑,战后还乡薪木伤。
萧瑟祇园馀硕果,巍然鲁殿剩灵光。
由来天意怜幽草,自是人间爱夕阳。
欲向九阍陈素悃,迢迢银汉隔红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