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实就虚

出自 《孙子·虚实》

释义:实:实力。就:接近,趋向。虚:空虚,虚弱。原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现指办事先找容易突破的地方着手,或谈论时回避实质性问题。也作“避实击虚”。

现代解析

“避实就虚”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躲开实在的,靠近空虚的”,但它的精髓在于一种“聪明绕道”的智慧。

举个例子
比如打架时,对方拳头硬(实),你直接对打会吃亏,那就专挑他防守弱的腋下、膝盖(虚)攻击;战场上,敌人城墙坚固(实),你就绕到后方粮仓(虚)断他补给。这就是“避实就虚”——不硬碰硬,专打软肋

生活中怎么用?
1. 竞争策略:小公司和大企业竞争,不拼资金(实),而是靠创新服务(虚)赢得客户。
2. 解决问题:孩子学习偏科,数学差(实),先从他喜欢的语文(虚)入手培养信心,再慢慢补数学。
3. 人际沟通:别人情绪激动时(实),不争对错,先安抚情绪(虚),等冷静了再讲道理。

核心思想
它教人用脑子而不是蛮力,像打太极一样,把难题“化”成简单题。关键不是逃跑,而是找到更有效的突破口——就像拆房子不用锤墙,直接拔掉关键砖头,整面墙就倒了。

注意:这招要用对地方。逃避责任(比如工作偷懒)可不是“避实就虚”,那是耍滑头。真正的智慧是用巧劲,走捷径,但目标始终明确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