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天成
出自 《尚书·大禹谟》
释义:比喻上下相称,万事妥帖。
现代解析
“地平天成”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大地平坦,自然天成”,但它的内涵比表面更丰富。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1. 形容事物自然完美
就像一片平整的土地不需要人工修饰,或者一块天然美玉未经雕琢就自带光彩。这个成语常用来赞美那些浑然天成、不刻意造作的美好事物。比如看到一幅画作笔触流畅自然,或听到一首歌旋律清新不做作,都可以用“地平天成”来形容这种“天生就该如此”的和谐感。
2. 比喻理想的社会状态
古人用这个词描述一种理想境界:万物各得其所,社会运行如自然规律般顺畅。就像平整的土地适合播种,四季轮转自有规律,形容一种没有人为强制、自然而然的秩序。比如乡村振兴中保留村落原始风貌的同时改善民生,这种“既发展又不破坏本真”的状态,就很有“地平天成”的智慧。
核心魅力:这个成语抓住了中国人崇尚“自然和谐”的价值观——最好的状态往往不是强求来的,而是顺应规律、保留本真的结果。就像种庄稼,松土施肥后,更要让庄稼自然生长。这种“不刻意却恰到好处”的智慧,正是成语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