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跃马扬鞭”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跳上马背、挥动鞭子,形容人动作利落、干劲十足的样子。它背后传递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不拖延、不犹豫,抓住机会立刻行动。
想象一个骑手翻身上马,鞭子一甩,马儿立刻飞奔的场景。这个画面浓缩了两种力量:一是“跃马”的果断,抓住时机迅速出发;二是“扬鞭”的进取,不断催促自己向前。比如工作中接到新任务,不推脱不磨蹭,马上投入;生活中定下目标,不空想不等待,立刻执行。
这个成语的精妙在于用动态画面代替说教。它不直接讲“你要努力”,而是用马蹄疾驰、鞭声清脆的景象,让人自然感受到那种蓬勃的生命力和行动力。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用它赞美那些雷厉风行的人,或激励自己摆脱拖延——就像成语里的骑手那样,跃上生活的马背,挥鞭奔向目标。
王实甫
王实甫(1260年-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市)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兴(今定兴县)。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杂剧《西厢记》的作者,生平事迹不详。王实甫与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创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词汇,成为中国戏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著有杂剧十四种,现存《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三种。《破窑记》写刘月娥和吕蒙正悲欢离合的故事,有人怀疑不是王实甫的手笔。另有《贩茶船》、《芙蓉亭》二种,各传有曲文一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