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家思献寿,算甲恨长年。

出自 唐代 欧阳詹 《除夜长安客舍》

十上书仍寝,如流岁又迁。
望家思献寿,算甲恨长年。
虚牖传寒柝,孤灯照绝编。
谁应问穷辙,泣尽更潸然。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人远在他乡时既思念家人又感叹时光流逝的复杂心情,用现代话可以这样理解:

前半句"望家思献寿":
就像现在异乡打拼的年轻人,过节时望着老家方向,心里盘算着该给长辈准备什么生日礼物。一个"望"字活画出伸长脖子眺望的思念姿态,"献寿"不是简单的送礼,而是包含着不能亲自陪伴的愧疚和想尽孝的心情。

后半句"算甲恨长年":
就像现代人突然发现身份证年龄又长了一岁,掰着手指算自己虚岁都三十多了,心里咯噔一下。"算甲"是古人计算年龄的方式,"恨"字特别真实,不是真的怨恨,而是对时间飞逝那种不甘心的感慨,像我们常说的"怎么突然就中年了"。

两句的巧妙在于把空间上的思念和时间上的焦虑糅在一起:想家的时候特别容易感到岁月无情,而年龄越大对家的牵挂就越重。这种既想尽孝又怕来不及的急迫感,古今打工人的心情竟是相通的。诗句用"寿"和"年"这两个时间意象,把亲情和岁月焦虑织成了每个成年人都懂的惆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