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

出自 南北朝 萧纲 《采莲曲》

译文木桨摇动,时而有荷花瓣落下,小船慢慢移动旁边偶有白鹭飞过。

注释棹:划船的一种工具,形状和桨差不多。

赏析诗人将镜头对准了荷塘深处,集中描写了小船在荷花丛中穿行之状,置身荷花丛中,稍一划动船桨,便弄得荷花纷纷坠落,暗示荷塘之深。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面,用最朴实的动作传递出灵动的自然之美。

"棹动芙蓉落":船桨轻轻一划,水边的荷花便随之摇曳,花瓣飘落。这里用"动"和"落"两个动词形成连锁反应——人的微小动作就能引发自然的回应,仿佛荷花在与船桨嬉戏。这种互动感让静态的景物突然有了生命力。

"船移白鹭飞":小船缓缓前行,惊起了栖息的白鹭。一个"移"字显出船的轻缓,而"飞"字瞬间打破宁静,形成动静对比。就像按下快门捕捉到的瞬间:船在前景移动,背景中白鹭振翅,画面立刻有了立体感。

这两句的精妙在于:
1. 用"划船"这个日常动作作为引子,带出自然界的连锁反应,展现人与环境的和谐
2. 动词选择精准(动/落/移/飞),像四个连续镜头,把瞬间的动态美凝固成永恒画面
3. 没有直接描写风景多美,但通过生物的反应(花落、鸟飞),让读者自己想象出整个生机勃勃的湿地场景

就像我们现代人用手机拍短视频:不需要解说,只要捕捉到树枝随风摆动惊飞小鸟的镜头,观众自然能感受到那种鲜活的美。诗人正是用文字完成了这样的"动态抓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