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

出自 宋代 叶梦得 《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译文九月霜降,碧天澄静,秋气回旋催促西风活动。

注释秋事:指秋收,制寒衣等事。

赏析此句写深秋霜降,西风暂起,寒意阵阵,冬之将至,词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前方将士,到了准备过冬的粮饷、赶制棉衣御寒的时候了。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的是深秋霜降时分的景象,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1. 画面感
"霜降碧天静"像一张高清照片——湛蓝的天空一尘不染,地面铺着薄薄的白霜,整个世界突然变得特别安静,连空气都像被冻住了。这种静不是普通的安静,而是季节转换时大自然按下暂停键的静谧。

2. 动态对比
后句"秋事促西风"突然让画面动起来——西风像被谁催促着似的越刮越猛。这里用"促"字特别生动,仿佛秋天的事情太多(比如树叶要落完、动物要储粮),西风不得不加快脚步,把"忙秋收"的急迫感写活了。

3. 季节密码
诗人用"霜降"和"西风"两个典型元素,就像现代人用"落叶+奶茶"代表秋天一样,瞬间激活我们对深秋的认知。特别是"促"字,把看不见的风拟人化,让人联想到秋风扫落叶的急促声响,和前半句的绝对安静形成戏剧性反差。

4. 情感共鸣
这种描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自己的生活体验——就像某个周末清晨,你突然发现窗外特别安静,但打开窗又听见北风呼呼吹,才惊觉冬天真的要来了。诗人捕捉的正是这种季节交替时人人都有,但说不出来的微妙感受。

叶梦得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历任翰林学士、户部尚书、江东安抚大使等官职。晚年隐居湖州弁山玲珑山石林,故号石林居士,所著诗文多以石林为名,如《石林燕语》、《石林词》、《石林诗话》等。绍兴十八年卒,年七十二。死后追赠检校少保。 在北宋末年到南宋前半期的词风变异过程中,叶梦得是起到先导和枢纽作用的重要词人。作为南渡词人中年辈较长的一位,叶梦得开拓了南宋前半期以"气"入词的词坛新路。叶词中的气主要表现在英雄气、狂气、逸气三方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