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出自 宋代 郑思肖 《二砺》

译文我心中立下比海还深的誓愿,决不让祖国的大好河山永远沉沦!

注释路辰:比喻国土沦陷于敌手。

赏析此句气势慷慨激昂,表达出诗人对侵略者的痛恨和矢志报仇的爱国精神。

现代解析

这句诗用现代话来说,意思是:“我心中立下的誓言比大海还要深沉,怎会眼睁睁看着祖国山河破碎沦亡?”

深入浅出地分析:
1. 画面感极强
“胸中有誓深于海”用大海比喻誓言的厚重,让人瞬间联想到汹涌澎湃的海洋,而人的决心竟比海更深,这种夸张手法让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

2. 反问的力量
“肯使神州竟陆沉?”不是平淡的陈述,而是用反问句质问自己和世人:“难道我们能容忍国土沦丧吗?”这种语气充满紧迫感,能瞬间点燃读者的爱国情绪。

3. 家国情怀的浓缩
诗句没有空洞的口号,而是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绑定。前一句写“我”的坚定,后一句写对“国家”的责任,短短两句既有个人英雄气概,又有集体使命感。

4. 现代启示
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适用——它提醒我们:对国家的责任不是空谈,而是要化作每个人心中具体的信念和行动,比如坚守岗位、维护国家利益等,本质上都是“不让神州陆沉”的现代诠释。

魅力总结:
诗人用大海比喻誓言,用反问激发共鸣,把宏大的爱国主题浓缩成两句有血有肉的话,让读者既能感受到决心的分量,又能被其中的紧迫感推动思考。这就是经典诗句跨越时间仍能打动人心的原因。

郑思肖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