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山顶上挺立着一棵青松,而山谷中刮着呼呼作响的寒风。作者用最简练的文字,抓住了两个最具反差的景物进行对比。
"亭亭"二字让人立刻想到松树笔直高耸的姿态,就像一位昂首挺胸的战士,给人一种坚定、挺拔的感觉。而"瑟瑟"这个拟声词,则让我们仿佛听到了山谷中寒风呼啸的声音,传递出刺骨寒冷的气息。
最妙的是这两句形成的强烈对比:一边是静止不动的松树,一边是呼啸而过的寒风;一边是傲然挺立,一边是凛冽刺骨。这种对比不仅让画面更生动,更暗含深意——在恶劣环境中依然保持挺拔姿态的松树,不正是坚韧品格的象征吗?
短短十个字,既有声音又有画面,既写实又寓意深远,这就是古典诗歌"言简意丰"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