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不知那答儿是春住处?
出自 元代 薛昂夫 《楚天遥过清江引·屈指数春来》
译文傍晚时,江东烟霭迷濛;春天里,渭北一片花树,不知道哪里是春天的住处?
注释那答儿:哪里,哪边,元人俗语。
赏析此句语言婉约幽丽,富有韵味,诗人化用杜甫《春日忆李白》中“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之句,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怀念。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两个相隔遥远的地方:江东的黄昏云霞和渭北的春日树木。诗人望着不同的景色,突然发出疑问:到底哪里才是春天真正的归宿呢?
表面看是写景,实则蕴含三层深意:
1. 空间对比:用"江东"和"渭北"两个地理意象,暗示人生的漂泊与距离感
2. 时间隐喻:"日暮云"与"春天树"形成时光流逝的对照,暮色与春光同在
3. 哲学追问:最后一句跳出具体景物,转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我们追寻的美好,究竟存在于远方还是当下?
最妙的是诗人没有给出答案,而是用问句收尾,让读者自己体会:春天(或幸福)从来不在某个固定地点,而在于我们观察世界时的心境。就像现代人常纠结"诗和远方",其实美好可能就在眼前风景与心中感受的交融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