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出自 明代 朱元璋 《咏菊》

译文这盛放的菊花要与秋风战上一场,落在地上的花瓣像是给大地穿上了黄金甲一样。

注释西风:指秋风。

赏析此句意境雄浑有力,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菊花赋予了人的特质,展现出其坚韧不拔、顽强抗争的精神风貌,表达了朱元璋自身的自信和雄心壮志。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的是一场与秋风对抗的豪迈画面,核心意象是“身披黄金甲”——这里的“黄金甲”并非真正的铠甲,而是用菊花的花瓣来比喻。诗人将秋菊拟人化为一位战士,在西风(象征肃杀的秋季力量)面前毫不退缩,反而用金灿灿的花瓣武装自己,昂首迎战。

作者通过这种充满张力的比喻,传递了两层精神内核:
1. 逆境中的抗争之美:菊花选择在百花凋零的秋季盛开,本身就带着反叛自然的勇气。诗人把这种生物特性升华为人类面对困境时的姿态——即使环境严酷,也要用最耀眼的姿态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
2. 生命的华丽宣言:“黄金甲”既是视觉上菊花的灿烂,也暗喻着内在精神的富足。与其悲秋伤怀,不如把萧索的季节变成展现生命力的舞台,这种积极昂扬的态度超越了单纯的自然描写。

这种写法妙在把常见的秋菊形象注入了武侠英雄般的魄力,让读者感受到:平凡事物中也能迸发震撼人心的力量。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从中获得启发——面对压力时,不是被动承受,而是主动亮出自己独特的“黄金甲”。

朱元璋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神威英武,收揽英雄,平定四海,纳谏如流,求贤若渴,重农桑,兴礼乐,褒节义,崇教化,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前所未有。但他性格严明,晚年偏好诛杀,使得一代开国元勋很少有善始善终者,这是他的缺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