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出自 唐代 曹松 《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译文大片的水域江山都已绘入战图,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
注释泽国:泛指江南各地,因湖泽星罗棋布,故称。樵苏:一作“樵渔”。
赏析此句没有直说战乱殃及江汉流域,只说这一片河山都已绘入“战图”,表达委婉曲折,让读者通过一幅“战图”,想象到兵荒马乱、铁和血的现实,又用“乐”字反衬“生民”的不堪其苦,耐人寻味。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战争阴影下的百姓生活图景,用现代话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句"泽国江山入战图"像电影镜头——原本鱼米之乡的江南水乡(泽国),现在却被画进了军事作战地图里。这里用"战图"这个细节暗示平静生活被打破,就像我们突然在自家小区地图上看到坦克标记一样震撼。
第二句"生民何计乐樵苏"是百姓的无奈自白:老百姓(生民)连砍柴割草(樵苏)这种最基础的劳作快乐都保不住了。"何计"二字透着无力感,就像现代人说"还能怎么办"的叹息。诗人把战乱带来的痛苦,浓缩成普通人失去日常劳作权利这个具体画面,比直接说"民不聊生"更有冲击力。
全诗魅力在于用两个强烈对比:如画江山vs军事地图、平凡劳作vs战乱动荡,让读者自己感受到和平的可贵。就像今天看到田园风景照被P上导弹轨迹,不需要解释就能懂战争的残酷。
曹松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