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出自 唐代 刘方平 《春怨》

译文寂寞幽寂的庭院内春天已临近尽头,梨花落满地面而院门紧掩。

注释空庭:幽寂的庭院。欲:一作“又”。

赏析此句写庭院空寂、落花满地,营造了凄凉孤寂的氛围,把主人公无依无伴、与世隔绝的悲惨处境写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流露出诗人深曲委婉的怨情。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安静又略带忧伤的春日场景,用现代话可以这样理解:

画面感:
春天快结束了,院子里空荡荡的没人来往。梨花开得正盛,花瓣落了一地,但房子的门却紧紧关着,仿佛主人不想被打扰,或者根本没人住在这里。

传递的情绪:
1. 孤独感:院子"空"、门"不开",暗示这里的人很寂寞,或者被遗忘。
2. 时间流逝:"春欲晚"说明美好时光即将过去,带着淡淡的遗憾。
3. 反差的美:梨花本该热闹绽放,却因为无人欣赏,反而显得更冷清。

为什么动人?
诗人没直接说"我好孤单",而是用院子、梨花、关门这些日常事物组合在一起,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种安静的失落。就像我们看到"满地花瓣"的照片,即使没有文字,也能体会到那种既美又寂寞的氛围。

刘方平

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阳人。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 ,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