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钟和暗杵,曙月照晴霜。

出自 唐代 权德舆 《江城夜泊寄所思》

客程殊未极,舣棹泊回塘。
水宿知寒早,愁眠觉夜长。
远钟和暗杵,曙月照晴霜。
此夕相思意,摇摇不暂忘。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黎明时分的静谧画面,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传递出悠远的意境。

1. 声音的对比
"远钟"是远处寺庙隐约的钟声,"暗杵"是附近人家捣衣的闷响。一远一近,一清一闷,两种声音在夜色中交织,既显出环境的空旷,又暗示有人已开始劳作。

2. 光线的层次
"曙月"指天快亮时未落的月亮,"晴霜"是晨光下反光的白霜。月光与霜色相互映照,冷色调的光线既点明时间(破晓),又烘托出清冷宁静的氛围。

3. 动静结合的美感
听觉上钟杵交替,视觉上月霜辉映,声音与画面相互衬托。虽未直接写人,但杵声暗示人的活动,让静谧的晨景更显生动。

4. 文字的精炼
短短十个字包含四种意象,没有多余修饰。用"和"字连接声音,用"照"字关联光影,动词精准如画龙点睛,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这种写法就像用简笔画勾勒出清晨的特写镜头:你仿佛能听到隐约的钟声、有节奏的捣衣声,看到月光下闪着银光的霜,感受到拂晓时分的凉意与宁静。

权德舆

权德舆(759年-818年), 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东北)人,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权德舆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