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歧再约同欢,定是都把、平生相许。

出自 宋代 柳永 《击梧桐·香靥深深》

香靥深深,姿姿媚媚,雅格奇容天与。自识伊来,便好看承,会得妖娆心素。临歧再约同欢,定是都把、平生相许。又恐恩情,易破难成,未免千般思虑。
近日书来,寒暄而已,苦没忉忉言语。便认得、听人教当,拟把前言轻负。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词赋。试与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种深情而坚定的约定场景,用现代话来说就是:

“临别时我们再次约定重逢,那时一定要把彼此的一生都托付给对方。”

1. 情感真挚,充满期待
“临歧再约同欢”写的是离别时的不舍,但不像一般离别诗那样伤感,反而带着对重逢的期待。“再约”二字透露出两人关系亲密,即使分开也要主动计划下一次相聚。

2. 誓言的分量
“定是都把、平生相许”是最动人的部分——不是随口说说,而是下定决心要把一辈子交给对方。“定是”语气坚决,像一种承诺;“平生相许”比“我爱你”更厚重,暗含责任与长久的陪伴。

3. 含蓄却热烈
古人表达爱意很含蓄,但这句话在含蓄中藏着滚烫的决心。没有直白说“永远在一起”,而是用“同欢”“相许”这样含蓄的词,让读者自己去体会背后的深意。

为什么打动人心?
因为它捕捉了人类共同的情感:离别时最怕“再无下文”,而诗中的人却用约定冲淡离愁,用承诺给彼此安全感。这种跨越时间的坚定,至今能引起共鸣。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