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

出自 宋代 王安石 《后元丰行》

歌元丰,十日五日一雨风。

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
水秧绵绵复多稌,龙骨长干挂梁梠。
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
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
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
老翁堑水西南流,杨柳中间杙小舟。
乘兴欹眠过白下,逢人欢笑得无愁。

现代解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充满市井烟火气的生动场景,用大白话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句"百钱可得酒斗许"
就像现在人说"花一百块能打一大壶酒",直接道出古代平民的消费水平。用"百钱"这个具体数字,让人瞬间感受到物价的真实感;"酒斗许"(一斗左右的酒)既说明当时酒价实惠,又暗示老百姓的小确幸——辛苦一天后,花点小钱就能痛快喝一场。

第二句"虽非社日长闻鼓"
意思是"就算不是节日,街上也总听见热闹的鼓声"。这里巧妙用了对比:社日(古代狂欢节)本该是最热闹的时候,但平常日子居然也鼓声不断。两个画面叠加起来,顿时让人仿佛看到酒肆林立的街巷、听见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连空气里都飘着酒香。

精妙之处在于
1. 数字的魔力:"百钱"像现在的物价标签,立刻拉近古今距离
2. 声音的妙用:鼓声既是写实(古代酒坊常击鼓招客),又像背景音效,让静态画面活起来
3. 留白的艺术:没说谁在喝酒、为何热闹,但读者自动脑补出满脸通红的酒客、忙着烫酒的店家

这就像用手机随手拍的短视频:镜头先对准酒铺招牌上的价格牌,背景音是远处传来的鼓乐声,不需要旁白,生活气息就扑面而来。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