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行,南陌春残悄归骑。

出自 宋代 柳永 《望远行·绣帏睡起》

绣帏睡起。残妆浅,无绪匀红补翠。藻井凝尘,金梯铺藓。寂寞凤楼十二。风絮纷纷,烟芜苒苒,永日画阑,沈吟独倚。望远行,南陌春残悄归骑。
凝睇。消遣离愁无计。但暗掷、金钗买醉。对好景、空饮香醪,争奈转添珠泪。待伊游冶归来,故故解放翠羽,轻裙重系。见纤腰围小,信人憔悴。

现代解析

这句词描绘了一个春日傍晚的静谧场景。"南陌"指城南的小路,"春残"暗示暮春时节,花事将尽。一个"悄"字用得极妙,既写骑马人悄然归去的轻盈姿态,又烘托出整个环境幽静的氛围。

最动人的是画面中流动的对比感:春色将尽的热闹与独行者的安静形成反差,白天的喧嚣与黄昏的静谧相互映衬。我们仿佛能看到晚霞中,一人一马缓缓行过落花满地的乡间小路,马蹄声都消融在暮色里。这种含蓄的描写,让读者自然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和时光流逝的韵味。

作者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春残""悄归"这些细节,巧妙传递出对美好春光逝去的不舍,以及人生中那些静默独行的时刻。这种留白的艺术,正是古典诗词最耐人寻味的地方。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