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秋霁景,夏云忽变奇峰、倚寥廊。
出自 宋代 柳永 《女冠子·淡烟飘薄》
淡烟飘薄。莺花谢、清和院落。树阴翠、密叶成幄。麦秋霁景,夏云忽变奇峰、倚寥廊。波暖银塘,涨新萍绿鱼跃。想端忧多暇,陈王是日,嫩苔生阁。正铄石天高,流金昼永,楚榭光风转蕙,披襟处、波翻翠幕。以文会友,沈李浮瓜忍轻诺。别馆清闲,避炎蒸、岂须河朔。但尊前随分,雅歌艳舞,尽成欢乐。
现代解析
这句古文描绘的是夏秋之交的天气变化,画面感极强:
1. "麦秋霁景"——麦子黄熟时节的雨后晴空。用"麦秋"点明夏末初秋的农忙时节,"霁"字干净利落地画出雨过天青的透亮感,仿佛能闻到泥土和麦穗的清香。
2. "夏云忽变奇峰"——夏天的积云突然化作陡峭山峦。这里用"忽"字突出天气的戏剧性变化,把流动的云朵比作拔地而起的山峰,静态的文字里藏着动态的视觉奇观。
3. "倚寥廊"——云峰斜靠在天边长廊。这个拟人写法最妙,"倚"字让云有了慵懒的姿态,"寥廊"既指开阔天空,又暗示观景人所在的庭院走廊,天地人悄然同框。
全句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是大全景的雨后麦田,镜头突然推向天空中变幻的云团,最后定格在屋檐下看云的人影。短短15个字,把季节、天气、景物和人的关系写得灵动鲜活,古人观察自然的细腻和文字表现力令人叹服。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